@土耳其、@印尼、@美國、@黎巴嫩、@敘利亞、@約旦、@日本、@伊拉克、@比利時、@泰國 Refugee Network Taiwan
我們相信教育的力量。Refugee Network Taiwan著重在提升敘利亞難民兒童的基本教育。即使在紛爭不斷的社會,依舊擁有「翻轉的勇氣」。
長期接觸難民議題的大家應該都曾想過:「什麼樣的協助能夠真正幫助到難民?」這也是我們不斷思索的問題。我們期待的不是單方面的幫助,而是滿足真正的需要。
@紐西蘭、@澳州、@新加坡、@愛爾蘭 Lemonade Journal
我們關懷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,期望透過線上聊天服務:「邦尼布雷聊天室」、社群媒體與檸檬日誌網站的經營,成為有溫度又療癒的線上平台。 溫柔地接住有心理危機的青少年,是來自退去青少年身份不久的我們五位大學生最深切的心願。
我們不想漏接任何有心理危機的青少年!
@紐西蘭、@挪威、@新加坡 The Genderest Showman
The Genderest Showman致力於性別教育和兒童性侵害防治,我們希望透過戲劇讓孩童學會保護自己,並讓社會更重視及關心議題。我們希望這個行動方案並不只拘限於一年內,更希望能夠串連相關組織,讓此行動方案可以持續扎根,永續發展,深化議題於社會之中。
@英國、@德國、@美國 暗房裡的人
暗房裡的人是指受刑人或更生人。這群人有個共同特徵:被迫隱身在社會的角落,努力成為一般人、回歸規律的生活,就像暗房中洗出的每張照片,都殷盼著被重新認識與理解的那一天。 「暗房裡的人」因團員自身故事而自發性組成,致力在社會與受刑/更生人之間建制相互理解的溝通平台,並以成為犯罪議題的支持系統為宗旨。
@美國、@馬來西亞、@新加坡、@英國、@愛爾蘭、@紐西蘭 台灣話tâi-uân-uē
「tâi-uân-ūe 台灣話」關心臺語議題,致力於推動臺語生活化,透過遊戲包喚起孩子對臺語的興趣!遊戲包主打 1.生活化 2.跳脫框架 3.情境式學習 台灣話tâi-uân-uē與您一起復興台語找回台語,情境式學習台語的最佳選擇!
@英國、@澳洲、@美國 Inclusion
精神症狀導致的注意力、理解力、記憶力減退,失眠或嗜睡,社交退縮,焦慮不安的情緒,極度負面的自我形象,可能徹底打亂同學的學習。Inclusion團隊參研歐美澳各校支持精神疾病同學的合理調整措施,以在台灣大專院校中打造Inclusion plan制度為目標,支持同學度過精神、心理狀況低潮時的課程學習。
@加拿大、@美國 Edgier Tableware
「能想像外送員送來的餐點是環保餐具嗎?」
Edgier Tableware希望成為建橋者,推廣外送服務使用循環餐具,讓人們訂餐方便之際亦能無痛環保,並能更理解永續性的重要。 勇敢踏出第一步,讓懶人經濟也能很不一樣!
@比利時、@菲律賓、@新加坡、@宏都拉斯、@印尼、@美國、@加拿大 想入飛菲FlyPhi
想入飛菲FlyPhi致力於透過舉辦Stories Sharing Program與「東南亞派對」等活動和經營臉書平台來提高大家對移工議題的關注,也鼓勵參與者以多元的角度來認識移工。
@荷蘭、@法國、@比利時、@日本、@荷蘭、@印尼 長照鄰距離
「溫度」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也無法取代的,「以人為本」是長照鄰距離的核心宗旨。 透過「溫度」的傳遞,行走至社區每個角落,了解年長者的需求,陪伴年長者安養餘年,追求人生最後一段期間自我價值實現,並期望創造健全的長照社會以及長照理念。
@芬蘭、@美國、@新加坡、@印度 雞湯來了
用溫暖的陪伴烹煮家庭的雞湯
將家庭教育科普文章作原料;用有趣的活動添加燃料
與家庭一起烹調最舒適的生活,陪伴每一個長大的成年子女,煮出屬於自家的關係雞湯。
@越南 Taiwan 4 SDGs
Taiwan4SDGs 是由一群致力於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的青年所組成。希望可以透過不同的培力課程與交流活動,讓更多臺灣人認識SDGs的概念,並從自身發起改變的行動!
@匈牙利、@荷蘭、@法國、@比利時、@愛爾蘭 Taiwan Talents, Global Talents
Taiwan Talents, Global Talents串聯在台外國人才,以「就業與職涯發展」為題,建立「Taiwan Alumni Network」,一個跨國、跨產業,針對國際人才在台灣職涯發展的社群,提供職涯及生活情感支持,以提升國際能見度。
@澳洲、@紐西蘭、@德國、@美國、@英國 凝聲Healing
凝聲Healing -因為愛音樂而推廣音樂治療,並將此應用於長者陪伴的團體。針對缺乏家人陪伴的長照機構長者,運用音樂引起共鳴與放鬆特性,讓長者重新定義自我,突破老化思維。
@新加坡、@馬來西亞、@美國、加拿大 Childreneurship
Childreneurship致力於安置機構青少的生涯發展議題,希望在台灣每個高風險的孩子都有足夠的資源探索未來的職涯,並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樣子! 透過數位行銷工作坊,培養解決問題和設計思考的能力,在未來開展更多可能性。
@英國、@芬蘭、@紐西蘭 Immer-lab
Immer- lab透過實際看展了解策展產業與電玩遊戲的結合,串起「線下」與「線上」體驗打造「沉浸式工作坊」,使青年於踏入真實職場前,可以透過低門檻、高互動性的方式進行職涯探索,期望能帶給青年不一樣的職涯探索體驗。
@紐西蘭、@英國、@新加坡、@瑞典、@挪威、@芬蘭 Sex Coffee Shop從心認識性
Sex Coffee Shop 從心認識性致力於性別關係性別友善的推廣,打造性別友善的討論平台,提供大家討論性、性別、感情,打造論壇友善空間。讓人們在面對到網路、現實中的性別歧視或不友善的地方時,能有自覺的知道這是一件不對的行為,並且從心(重新)認識性這件事情。
@泰國、@澳洲、@英國、@捷克 波波研究室
波波研究室致力於推動「政治生活化」,陪伴15-24歲的青年,看見生活中的政治。期待透過「數位公民教育與實踐」專案能夠提升更多18歲以下青年的公共參與意識,讓「公民參與」變得自然而直覺,進而建立一個更主動並富含包容性的政治環境。
@新加坡、@馬來西亞、@紐西蘭、@德國、@英國、@西班牙 Domfabric復布客
Dom,有家的意思;而fabric,則是布料,Domfabric意即為即將被丟棄的衣物、布料,找到一個美麗的新家。Domfabric復布客秉持「循環」、「永續」的精神,希望能將衣物發揮最大價值,讓它們能夠被二次、三次的利用。垃圾場將不再是舊衣唯一的去處,我們希望能夠和民眾一起,打造屬於我們的「慢時尚」,給衣服一個真正的新家。
@新加坡、@奧地利、@柬埔寨、@印尼 FLICKer
FLICKer的目標是增強國小學生對臺灣的文化認同。為達成永續之目的,行動還包含向大學生推廣文化教育,以此引起共鳴並有機會一同投入對國小生的文化教育。期望透過有趣的內容帶大家深度認識台灣,進而培養年輕世代對台灣的認同與自信心。
@美國、@希臘 創業A+Plan
創業A+plan旨在協助缺乏創業經驗的台灣學生,並參酌美國校園如何與校外創業教育組織合作,提升校園創業的可行性。團隊一致為降低大學生創業失敗率而行動,體察創業中艱辛與困境來協助有志創業的夥伴們。
@新加坡、@丹麥、@德國、@荷蘭、@美國 剩食‧盛食 Big Belly
剩食‧盛食 致力於創建一個 APP 平台,讓剩食資訊得以在平台上連結供應方及需求方,以減少食物浪費。同時也希望透過觀念傳達與導正,帶給民眾更正確的觀念,讓浪費能夠降到最低。
@美國、@加拿大、@法國 Flip for Destiny
Flip for Destiny希望為這個社會帶來溫暖,讓罕見疾病病友的故事及需要被看見--讓一般人知道,這世界上一直存在著這麼一群不一樣的人,正在努力的克服困難,過好生活。
@新加坡、@菲律賓、@越南 Aim High
Aim High團隊希望能夠改善教育,除了幫助偏鄉的孩童對職涯有更多認識,同時也幫助高中生更早了解自我。
@印尼、@馬來西亞、@新加坡、@印度、@泰國、西班牙 Story Exchanging Program
Story Exchanging Program希望透過架設一個交換故事的平台,實際走訪偏鄉學校,了解孩子的日常故事以及背後的困境。我們期望,透過故事分享,大眾有機會關注偏鄉教育外,我們更期許,用這些故事交換孩子有興趣的職人們的工作日常故事。希望藉此計劃,使大眾更瞭解偏鄉,偏鄉的孩子也能夠對職涯有更多看見。
@澳洲、@德國、@美國、@加拿大、@英國 I-TEA
I-TEA,希望建立一個彙整在臺國際活動的平台,使臺灣青年有效率地找到有興趣的、更多元的國際活動,增加臺灣青年互相交流的機會,建立一個屬於臺灣青年交換國際活動資訊的社群。
@新加坡、@愛爾蘭、@荷蘭、@丹麥 這個口呢
這個口呢期待能幫助老人發聲,希望大家重視老人心理狀態也會深深影響到生理,並且成為青年和老人之間的媒介利用專長交換,吸引兩方,讓青年習得傳統技藝,使其獲得傳承也讓長者藉此建立自我成就感。